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
5月1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考评不合格...
为严厉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查处典型违法案件的警示作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
请保持2米间隔,有序排队请提前准备好健康码……看到这熟悉的语句,疫情防控中的红马甲是否又一次出现在...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22日电(记者 李爱平) 2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松山区彩陶坡遗址考古项目组获悉,近日,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子项目——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龙形蚌饰。
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胡春柏介绍,该蚌饰属于红山文化早期,年代上远远早于此前出土的玉龙,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
松山区彩陶坡遗址位于赤峰市,赤峰市被称为“玉龙故乡”。这件蚌饰出土自松山区彩陶坡遗址一座房址的西南角,质地酥脆,考古队员对现场进行了加固处理,将蚌饰连同周围土块整体提取。下一步将聘请专业的文保人员做好拼对、修复和后期保护工作。
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胡春柏介绍,龙形蚌饰看上去似龙,至少由头部、身部和尾部等几部分组成,整体分布范围长20厘米左右。
胡春柏表示,这件蚌饰是目前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舒展开的龙的形象,丰富了红山文化龙的形象,扩展了学术界对红山文化龙的认知。此次出土的这件龙形蚌饰是洞察红山文化低等级聚落人群精神世界的一个线索。(完)
标签: